中國抗原曾“供應全世界”,為何國內一盒難求?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1):0766-838-9156 熱線(2):0756-363-1462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真誠溝通,熱情,耐心,敬業。解決客戶問題。中國抗原曾“供應全世界”,為何國內一盒難求?
疫情防控轉向后,核酸悄然退場,抗原迅速脫銷。
自從12月9日,國務院印發《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抗原檢測試劑盒儲備后,抗原檢測試劑就在新冠防控中被提高到了“戰略性儲備物資”的地位。
在“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呼吁下,除退燒藥、感冒藥等藥物需求量猛增之外,抗原的需求量也直線上漲。
但最近大家對抗原最直觀的感受有兩個:一是價格貴,二是買不著。
從防控政策放開到現在,抗原價格經歷過怎樣的變化?為何放開政策已經半個月過去了,抗原試劑依然“一盒難求”呢?
抗原價格,從驟然暴漲到日趨下探
國內抗原價格的曲線變化,是以“新十條”政策為轉折點的。
業辰醫療創始人、擁有多年500強醫療公司銷售經驗的趙先表示,在12月之前,一支抗原給經銷商的價格差不多是1塊多錢。隨著12月7日“新十條”發布,抗原需求增長,生產成本隨著工廠生產人員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給經銷商的價格漲到了將近3元。
終端的零售價漲得比成本價更猛,劉佳在北京經營醫療器械生意,他對這半個多月抗原價格的變化有非常深刻的感知。
他透露:“第一周的時候,從我這里出去的抗原,最初價格應該是3.5元/支左右,但一手一手倒下來,到了終端一支抗原6、7塊是常事!边@樣的價格趨勢大約穩定了一周,第二周抗原大量缺貨,價格也跟著瘋漲,“單支價格漲到十幾塊了,還供不應求!
十幾塊錢一支的抗原還只是“小巫”,還有個別商家賣到幾十元一支的。四川成都一網友還曾曝光過成都一診所抗原賣到40一支,工作人員還表示“貴你就不買呀”。

價格暴漲是需求暴漲的連帶效應,今年年初海外市場也經歷過抗原價格瘋漲的階段,其中尤以澳大利亞最“瘋狂”。
今年一月,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主席羅德西姆斯曾公開表示國內抗原試劑盒價格暴漲,某網絡零售商甚至標價500澳元(約合人民幣2300多元),而藥店的單次檢測試劑盒價格目前為70澳元(約合人民幣320元),而此前試劑盒在藥店的售價約為10澳元(約合人民47元)。
前有海外抗原價格暴漲的前車之鑒,后有國內抗原價格飆升的市場亂象,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從政策端到執法端,對抗原惡意漲價現象予以重罰。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涉疫物資價格和競爭秩序提醒告誡書》

隨著多方監管力度的提升,“瘋狂的抗原”逐漸偃旗息鼓。
最近這一周,“嚴打”之下,抗原不合理漲價的亂象已經得到初步遏制,價格日趨平穩在4~8元左右。
在多家電商平臺上,抗原均處于預售狀態。以淘寶為例,振德、九安醫療和生之源的價格多為5、6元左右一支,樂普的稍貴,為8.6元一支。

藥店渠道的價格也平穩了。北京一藥店工作人員稱,從22號開始每天都會到貨一些,有10支裝和100支裝兩種規格,每支5元,每人限購一盒。上海一藥房則是“25元每盒,5支裝!
一位自稱有資質的賣家余洋,他表示最近一支抗原的售價均在7元左右,“零售會貴0.5元到1元,量大能優惠到6塊多“,談起之前抗原價格猛漲到單支十幾塊,他坦言“那個階段已經過去了,現在價格變化不會太大!
至于未來抗原價格的走勢,幾乎所有受訪專家都認為,抗原生產成本會進一步壓縮,而且隨著政策的繼續開放、產能的充足,會達到供需平衡,“價格還有很大下探空間!
中國抗原曾“供應全世界”
為何國內卻一盒難求?
現在的市場上,抗原“一盒難求”,搶購場面一度十分熱鬧。
比如,有公司采購人員拎著現金到生產工廠門口等著;某電商平臺每天中午12點準時限量搶購抗原現貨;去藥店購買也得跑著去,因為“要抗原的話馬上來,下班后再過來不保證還有!币患冶本┐笮瓦B鎖藥店的工作人員如此提醒。
從現在抗原市場緊張的供需關系,很難看出“中國制造抗原,曾供應全世界”的影子。
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抗原檢測相關產品的出口額超過700億元,主要銷往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而今年年初,檢測試劑1-3月出口貨值均在140億元-180億元區間,出口額再創新高。
“中國制造”的抗原在國外有多么普遍呢?
以今年年初疫情泛濫的澳大利亞來說,《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TGA)現已批準21種抗原檢測試劑盒,其中15種來自中國,占71.4%!鞍拇罄麃70%的抗原都是中國制造”毫不夸張。
當時很多企業為應對暴漲的海外抗原需求增加了不少產能,比如今年4月,萬孚生物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公司自2月份起持續增產擴能,兩個月內產能已達1000萬人份/日。
而到了第二季度,海外市場防控政策有了變化,多國取消全面防疫措施,暫?乖噭┖忻赓M發放計劃,國內的抗原出口大幅度回落。海關統計數據顯示,4-7月檢測試劑出口貨值回落至18億元-40億元區間,比峰值直降了9成。如果這些富裕的出口產能都釋放給國內,那國內的抗原難題或將可以得到不小的緩解。
那么這些出口產能釋放給國內了嗎?國內為何還是“一盒難求”?
趙先認為很大部分的出口產能其實無法釋放給國內。
一是“資質問題”,他解釋道“國內取得抗原注冊證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而國外需要的時間和審批流程簡單。取得國外出口資質的企業有數百家,而國內有注冊證的抗原企業僅有40幾家,取得國外資質在國內是不允許銷售的!
二是“不劃算”,他認為“隨著政策松動,抗原需求也會趨于平衡。擁有國外注冊證的企業不太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及成本在國內取得注冊證了,它們可能會回歸自己的IVD核心事業!
而有國內注冊證的40多個企業,部分在海外需求縮減后,也相應減少了生產。
一位杭州的抗原試劑生產企業工作人員曾透露,“公司之前的抗原主要供海外,海外需求降低后,國內當時以核酸檢測為主,公司相繼減少了生產量!12月初被瘋搶的抗原試劑,絕大部分是壓在企業倉庫里的囤貨。
12月之后,國內需求暴漲后,囤貨迅速被清空。即便是多家抗原試劑生產商公開表示在積極擴大產能,比如,之江生物表示爭取12月和1月產能擴大四倍;明德生物表示正在招工確?乖a……但能達到抗原供需平衡也需要一定時間。
資深醫藥企業研發經理李津表示,抗原生產要求很高,“抗原檢測試劑盒屬于三類體外醫療器械產品,其生產條件一般需要在10萬級的潔凈區內進行!边@就導致如果新投入產線,需要一些時間達到生產標準。
上海芯超生物副總經理葉楊在“新十條”發布后,曾對媒體表示,受制于新冠疫情壓力與原材料短缺壓力,公司擴大產能之路被“卡”!拔錆h工廠的一批工人陸續感染,日產量一直在上下波動;而且多種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或處于缺貨狀態,也讓抗原檢測產品的生產受到限制!
不過李津同時也表示,目前抗原檢測試劑產品的生產過程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連其中最復雜的硝酸纖維素膜(NC膜)生產工藝也都可以實現自動化點膜、包被、干燥、裁切等工序!彼J為如果有足夠的潔凈區空間,迅速上馬設備調試成功,產能擴增還是很快的,預計1個月之內可以實現產能的大幅提升!翱乖倘钡碾y題,要比藥品短缺的問題解決得更快”,他補充道。
一方面是生產企業在短時間提產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是不少企業生產的抗原,被政府統一調控了。
亞輝龍公司在最近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抗原銷售的渠道場景發生了變化,主要以政府采購為主,例如政府疾控中心采購用于社區發放。濟南某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基本上是生產出來多少,政府就拉走多少”。

政府調配優先供給中小學校、醫療服務機構和養老院等重點民生保障單位,這就意味著部分企業的絕大部分產能不能自由流通到零售市場上,這也是個人消費者很難買到抗原的重要原因。趙先預測,抗原流向各大正規藥店、完成國民供應后再流向各大經銷商、電商,直到個人容易購買,“大約還需要兩周時間!
另外,“抗原黃牛黨”的囤貨居奇,讓本就稀缺的抗原資源“雪上加霜”。
幾位有抗原現貨的個人賣家均表示自己手里都握著不止一家廠商的貨源,“每天能到貨2-3萬份,具體數量和廠家不一定”。問道是否有售賣資質的問題時,幾位賣家均不再回復。
最近兩周,在國家對無醫療器械銷售資質賣家的嚴打下,相比于兩周前,“黃牛黨”已經沒那么猖獗了。

劉佳透露,“最近這周,至少明面的‘二道販子’已經少很多了!
另據一位接近“黃!钡闹槿耸勘,“身邊很多人都不敢做了”,因為近一周監管部門查得非常嚴,“我知道有個人有廠家的渠道,去工廠拉了幾十萬的貨,運輸途中被扣下了!
在企業提高產能、打擊“黃!、政府調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難題”正在逐漸緩解。李津表示,“醫療器械的生產擴容,比藥品的擴大生產規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內擴大產能更容易!绷硗,趙先認為“感染高峰過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會有所回落,政府調配保供也在努力!倍喾揭蛩毓餐龠M,抗原行業很快就會恢復常態。
對于廣大民眾用不用囤貨的問題,所有受訪專家與業內人士均表示:“不建議囤貨!
。ㄎ闹汹w先、劉佳、余洋均為化名)
參考文獻:
《上海全力擴大抗原產能 一個月后緩解供不應求局面》解放日報
《剛落地海外又拉回國,抗原試劑從“棄子”到“神壇”的過山車》深藍觀
《發燙的抗原試劑盒:兩周前不到3元,價格一天一變,已排單到明年》澎湃新聞
《抗原試劑盒擴產,為何供應仍吃緊:有采購提著現金上門等貨,多地限價銷售》澎湃新聞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证券时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
- 鹏华基金陈龙:2023年预计整体的情况要比2022年好很多 板块与风格的轮动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主线
- 收盘丨2022年A股收官:沪指全年下跌15% 创业板指跌近30%
- 2022年A股收官:7大板块逆市上涨,这10股涨幅最高
- 多元布局 实力传承!头部基金公司中长期业绩跑赢主流指数
- 吴晓波年终分享:巨国效应为我们带来了规模化创新的可能性
- 财政部拟出新规震慑会计师事务所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 金湘军任山西省代省长
- 半导体次新股上市首日涨超30%,机构扎堆关注,5只机构评级股上涨空间超过30%
- 收官!十大牛股来了!大盘-15%,它飙381%!黄燕铭发声:牛市起点!
- 普惠小微新常态开启:大行开始下沉抢客户了,区域性中小行怎么办?
- 冰火两重天!2022年ETF成绩出炉:冠军大赚65%,芯片半导体、智能车等热门赛道普跌,更有2只ETF亏超40%
- 欧元区明年料将发行更多主权债,市场担心新一波债市动荡
- 2022年全球股市表现惨淡 美元大获全胜
- 期货大咖聊大宗:供应端偏紧 需求端可期 镍铜后市有机会
- 市场高呼看不懂!日本央行连续三天预期外购债 干预规模创纪录
- 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56%
- 普京签署总统令 允许“不友好国家”买家用外币支付俄天然气欠款
- 沪指红盘收官!2023年A股机会蕴藏在哪些板块?
- 军事法院院长、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调整
- 多因素推动ESG快速发展 景顺长城积极探索ESG投资